
这是四象。传统阴阳理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是道,是太极。太极生阴阳(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就是四象。代表四个方位:东西南北。从风水上说,四象具备是风水的基本条件,东边青龙,要略高于西方白虎,前有照(水)后有靠(山)。这就是良好的风水之地了。
书有云:“小人兴波阻滞多,青龙一条去其恶”,便已经说明可以以“龙”来化解小人,只要在宅的左方放一条青龙,便可以达到出除小人的效果。
人们常说的四灵兽便是:
左青龙
右白虎
前朱雀
后玄武
青龙为瑞兽之一,据闻在生产前梦见龙,则此胎所生育之子,非比常人。
又过年过节,除了舞狮外,亦有舞龙,但必须在较为隆重的庆典内才可看见。
瑞龙又代表招贵人,除去是非小人之代表。
又在风水方面,屋的左方缺乏砂来护持,可于这一方摆放龙神。
在摆放瑞龙来招贵人,除小人直绿五龙日,便是“甲辰”日“丙辰”日“戊辰”日及“王辰”日,效果会更好,大家不妨打开《通胜》或算命用的万年历。自可知道那日是五龙日。
龙白虎朱雀玄武:中国古代四大神兽传说 关于龙的传说有很多, 龙的出处也有很多的说法,有的说是由印度传入的、有的说是中国星宿变成。印度本身是在龙神的说法的,但龙在印度的地位是不高的,也是有实物的——蟒蛇。 在五行学说盛行的年代里,慢慢的也开始流传著有关青龙的故事;五行家们照着阴阳五行给东南西北中配上五种颜色,而每种颜色又配上一个神兽与一个神灵;东为青色,配龙,西为白色,配虎,南为朱色,配雀,北为黑色,配武,黄为中央正色。 在四方的神灵中,根据山海经的说法,‘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东方有句芒,身鸟人面,乘两龙。’;‘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两龙。’,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在山海经中的龙都是用骑乘的,而跟他同类的蛇则都是被或握或操或绕颈,显示出两者的不同来;不过在五方的五神却跟四方的四神不大一样,这里就不再详述了。朱雀、玄武(黑色的龟蛇,武是龟蛇之意)、青龙、白虎又分别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宿,龙是东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的形状又极似龙形,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本,而是颈根,房是膀,是胁,心是心脏,尾是尾,箕是尾末。 还有在龙心的部分,有人称之为‘大火’的,跟晴雨有关,又因为青龙属木,所以也是木星当年的年太岁。而在道教兴起之后,这些四灵也被冠上了人名,便于人类称呼,青龙叫‘孟章’,白虎叫‘监兵’,朱雀称‘陵光’,玄武为‘执明’,而在众多的朝代中也有一些君主取青龙来做自己的年号,如三国的魏明帝就是一例,而史记中也有关于夏朝是属于木德的朝代,所以他有‘青龙生于郊’的祥瑞之兆的记载。 在古时后的中国,头有角的为公龙;双角的称为龙,单角的称蛟;无角的为螭,古时玉佩常有大小双龙,仍称母子螭;龙的地位远高于印度。因在中国龙是神物、是至高无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征。也是东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属木的,也因青色是属木的,故此有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 星宿的是用廿八星宿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们想像成为龙的形象,因位于东方,按阴阳五行给五方配色之说,东方色青,故名‘青龙’。 而民间又有龙性淫旳说法,和牛交时生麒麟、和猪交时生象。 所谓龙生九子,都不像龙的说法,是这样的—— 大儿是叫囚牛:它平身喜爱音乐,故常立在琴头上。如汉族的胡琴,白族的三弦琴等。而蒙古的马头琴也可能是囚牛的变种。 二儿子是睚毗:它平身爱杀所以多被安在兵器上,用以威摄敌军。同时又用在仪仗上,以显得更加威严。 三儿是嘲风:是只兽形龙,样子有点像狗,它善于瞭望,故多安在殿角上。据说可以威摄妖魔、消灭灾祸。 第四儿是蒲牢:喜欢吼叫,人们就把它安在钟上,大多是蒲牢的形象。据说它是住在海滨的,但却十分怕鲸鱼,一但鲸鱼发起攻击,它就会吓得乱叫。故人们把木杵造成鲸的形状,以令铜钟格外响亮。 第五儿是狻猊:形似狮子。是外来品,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所以性格有点像佛。它好安静、又爱烟火。所以往往把它安在佛位上或香炉上,让它为佛门护法。 第六儿是霸下:又名赑屃,样子似龟。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攻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第七儿是狴犴:又名宪章,样子像虎。相传它主持正义,而且能明是非,因此它被安在狱门上下、门大堂两则、以及官员出巡时肃静回避的牌上端,以维护公堂的肃然之气。 第八儿是负屃:因它喜爱文学,故多安在石碑的两则。 么子是螭吻:又名鸱尾,鱼形的龙。相传是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竭鱼’随佛教传入的。它是佛经中,雨神座下之物,能够灭火。故此,螭吻由此变化出来,所以它多安在屋脊两头,作消灾灭火的功效。
青龙断腰风水,怎样是青龙断腰?——以穴所在位置为标准,面向前方,左手一边的山水,是青龙方所在的位。青龙断腰是穴的左手一边的山脉,没有连接抱穴,而是成断裂形状。青龙断腰,如果应事,是长房和家中的男性有灾,严重的有生死血光之灾。
青龙,本为东方七宿角、亢、氏、房、心、尾、箕之生象。
《礼记·曲礼上》中说道:“左青龙而右白虎。”青龙在此用以指军队阵势之左方队伍。堪舆家用以指穴场左方之山形。郭璞之《葬经》有云:“夫葬以左为青龙。”青龙亦指阳宅左方之流水。《阳宅十书》上说:“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
风水学家认为:青龙之山,应该明净舒展、蜿蜒柔顺,其势略高于白虎,与白虎相互呼应,左环右绕,拱护明堂。郭璞在《葬经》中说道:“青龙蜿蜒。”蜿蜒既是说山之回曲缠绕,也是指龙之偎护抱持,在山言蜿蜒,在人则言婉娩、婉娈,意谓青龙之子明堂,当如贤女之相夫主,明丽娴婉,柔顺和美,相从相随。故经注日:“左山恬软、宽净、展掌,而情意婉顺也。若敲反倔强,突冗僵硬,则非所谓蜿蜒也。”“敲反倔强”,言其突冗高耸、反背明堂为不详之象“二十六怕”所谓“龙怕凶顽”,“十不葬”所谓“十不葬龙虎尖头”,即是指此。
穴左若无青龙为“左右皆空”,是十贱之地,葬之主家人不吉,失夫寡居,衣食生愁。有青龙耐
我拱持之态,似欲飞去,亦为贱穴。阳宅方地,若朝东面有内凹缺口,风水术认为是“青龙开
口”,为福禄吉地,筑宅而居,人丁兴旺,财喜神至。
青代高僧彻莹和尚在《地理直指原真·审砂论》中说道:“如青龙首有山水来者,必是顺龙翻身逆结,一定青龙砂生来先到堂,当立旺向或墓向之穴,盖青龙乃是顺水之砂,若逆龙见之,反作进神。”《葬书》中说道:“逆龙若见顺水砂,久远富贵家。”
《葬经》的“白虎驯俯”注日:“龙蟠卧而不惊,是为吉形。”
“二十八要”亦云:“龙要眠,虎要缠。”意即穴山左侧青龙,当如休眠之状,拥卧明堂。如果是高昂突兀,桀骜不驯,呈分庭抗礼之状,甚至冲穴压穴,是为青龙嫉主,为大凶之象。
《葬经》上说:“故虎蹲谓之衔尸,龙踞谓之嫉主。”踞者据也,意谓高踞狂傲,放肆无忌。故注日:“左山形踞不肯降服,回头斜视,如有嫉妒之情……大概龙虎,俱以驯俯俯伏为吉。”
青龙之山如果拔地而起,无平缓山麓、支脉扶持,称为苍龙无足,亦是不吉之地。
风水知识房子白虎压青龙——女势强于男权。具体的形势表现是:是白虎方山形、建筑高大,青龙方山形、建筑低矮或无。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风水
何谓“风水”,从古至今给风水下定义者不计其数,但历史上行给风水最早下定义的为晋代的郭璞,在其名着《葬书》中有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可见风水之术也即相地之术,核心即是人们对居住或者埋葬环境进行的选择和处理,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风水学又有阳宅和阴宅之分,阴宅即墓穴,一般不为人所知,主要由地理师操作,代表著作是郭璞的《葬书》。阳宅就是住房,是居家必备知识之一,代表作有王黛林的《风水学入门》、陈瑞《现代风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