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学者都是具有一定学识的文化人,甚至可以说能够在本职工作之余还能够对《易经》产生兴趣,那都是一些有精力的聪明人。
学习《易经》并不在乎你当学习什么专业,甚至学习理科的人也同样会取得可观的好成绩。
·····························
初学者应该从哪里入手?
谈初学者应该从哪里入手的问题,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应该从个人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
笔者当初接触《易经》,就是给《梅花易数》和《纳甲筮法》编写计算机程序。
只不过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才转向了对“易图学”的研究,而后继续扩大到了凡是与《易经》有关系的领域。
如果一定要说“从哪里入手”,我认为还是应该从研究《易经》原文入手才是根本。当然,从文入手有时会觉得枯燥无味。
专业易经学习平台”易先生APP“说初学者一定要加强自己的古文阅读水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就是了。
古语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初学者要尽力搜集一些有关资料(比如“新浪知识人爱问”,那可是个电子版资料宝库啊),尽量把《四库全书》和《四部丛刊》等电子版装入电脑等。
·····························
学习《易经》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有教无类,任何对《易经》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学习《易经》。谈到“要具备的条件”:
首先,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之为不知,一定要谦虚笃实,不可自以为是,不可虚妄,自吹自擂,特别要注意避免“无知者无畏”到处炫耀;
其次,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不可半途而废;
第三,要循序渐进,不可性急;
第四,要随手作笔记,一有所思或一有体悟,随即记录,久而久之即可汇集成篇;
第五,要有“坐冷板凳”和“埋头读书”的精神,专心致志。
·····························
谈到学易经“需要掌握的知识”
首先,是要提高阅读古文的水平,大陆的年轻人还要多认识一些繁体字;
其次,要对《易经》里面包涵的学问有所梳理,从而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
第三,要掌握善其事的利器,充分利用电脑阅读和写作;
第四,要加强“小学”功夫,多学习一些易文献学方面的知识;
第五,要多与易学界的朋友交流,参加一些必要的易学会议。
·····························
学习《易经》的八字“真言”
现在电视里有“国学大讲堂”的节目,有大陆之外来的人在那绘声绘色地大讲“伏羲画卦”。
笔者的孩子工作一天回来,打开电视消遣,他对这个节目看得很着迷,问我:“他讲得好不好?”我说:“只要你喜欢听就好。”
如果是真正想研究《易经》的学生问我,我肯定不会那样回答了。那样的节目追求的是收视率,倘若你从那样的电视节目中产生了研究《易经》的兴趣,还不算白看的。
前面,我个人学习《易经》总结出来的八字“真言”:
兴趣;优选;自学;毅力
权当“应该怎样学易经”的答案吧
看哪本书也入不了门。
你得先了解阴阳五行,随便给你一种植物,或是一个字,地形,等等,你能说出它是属阴还是属阳。比如某人要取阳土,南方属火,却有槐树,是取还是不取?
还得懂五行方位。你要一点一点来,比如,你先要学会怎么辨别一个字的五行属性,再去学辨别地理的五行属性。把基础打扎实才能学好!
先看看傅佩荣的解读易经吧,看了十多卦之后就可以扔掉了,这样就可以学会理卦的思路了。然后,可以读一些南怀瑾的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不要读完,读一点就可以扔了。以后可以再慢慢看。因为一次看完,会没有感觉。然后,经过上面这些感性基础,进入最重要的象数学习。尚秉和的,高岛的,都可以参考。可以学京房的。这个时候,要学的很多了,天干地支,五行,八宫,六爻,都得学。道路很长。
如果,你要学的是算命,比如八字,这些就和易经大不相同。现代的看八字的,有的还不一定学过易经呢。
还有,算命不是算卦。邵雍会算卦,但不会算命。所以,你得确定,你要学的到底是源远流长的易经八卦,还是市面上流行的八字,斗数。他们大不一样。
我给大家推荐一本自己最近再看的书,《极简周易》,《周易译注》《易经杂说》,都是比较好的周易入门书,而且很正统。特别是极简周易里的时象占筮法,很容易掌握。
1、基础书
首先买一本周易,包含易经和易传。
想学命理,可买命理探源,滴天髓。
想学六爻可买朱熹的周易本义,孔颖达的周易正义,野鹤老人的增删补易,卜筮正宗。
学会以后可买焦延寿的易林。想学面相,可买面相学,
想学手相,可买手相学。
想学中医可买黄帝内经。
还有很多门派,测字,射覆,历法,称命法,等等。
如果看不懂就要拜师了。
谨供参考。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易经
《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