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佛菩萨是无上的圆满智慧者,远离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岂会在意一个方向?方向是我们众生的分别执着罢了。佛菩萨没有任何分别,平等慈悲一切众生。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背北面南、背西面东很好,其实其它方向也没有什么不好,不必太在意这些表相上的东西,关键是我们要生起虔敬之心。一念恭敬即是种下无量善因!师兄只管随顺当下的因缘,以虔诚、恭敬心来供奉就是了!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佛菩萨的本愿是欲令一切众生根本解脱所有的烦恼痛苦生死轮转,我们只有通过学习佛陀的正法,依佛陀所教导的法理,指导我们的生活和修行,这样的恭敬是最殊胜的恭敬,会令我们自己受益无穷,也会利益到其他许许多多有缘众生!

1、观音宜坐西向东,因为观音菩萨的道场在东海普陀山,所以宜坐西向东,这样可以与普陀山遥相呼应,能够增加灵气和福业;
2、观音不宜向着饭桌,不宜直对房门,以免受门冲;观音不宜背靠厕所,这样是不敬的表现;
3、家中供奉观音菩萨也讲究心诚则灵,诚心诚意的敬菩萨,菩萨也才愿意保佑你,如果有心请得一炷好香来供养,也是很不错的,因为香是信使,是与菩萨沟通的媒介,所以,请一款天然香品非常重要,起的作用十分之大,如果你有心,建议可以在无相铜炉官网定一款天然的植物祈福香来供养,以示你对菩萨的诚信敬意,感应菩萨庇佑加持;还是很好的。
阿弥陀佛!

当然可以!我给你普及一下佛理吧:
佛菩萨的造像,放在家里也是增加我们信仰信心的一种方便法门。不过若放在家里,切记为了保持恭敬心和对佛菩萨的敬仰,有三个地方是不可以的,一是卧室(有男女情爱)、厨房(有油烟污浊)、厕所(臭气污秽),所以最好的地方是客厅和书房,也有人放在玄关等处,都是可以的。
顺便谈谈摆放的方位和时辰。佛菩萨是大成就者,大慈大悲,法力无边,如需供奉摆放,不需要选日子、挑时辰、看风水、定方向的,“一佛破万煞”,不受限制的。因此,方位朝向其实无需讲究的,你觉得摆的庄严就好;时辰也不需要挑选的,恭恭敬敬,哪一刻都是好时辰,所谓“心诚则灵”,就是这个意思。至于民间盛传的那些讲究时辰、方位的说法,都是世俗对佛法的误解,所以我们不要把信仰和迷信、风俗混为一谈。只不过民间还有一种习俗,让佛菩萨像面向门窗,寓意“开门见福(佛与福谐音),这个是可以接受的。
我们常人,对自己木有信心,所以就需要有外在的东西(譬如雕像啊、佛珠啊、吊坠挂件啊之类的)来增强;如果真正做到了心中有佛,有没有雕像都不重要了,因为睁眼闭眼、心内心外都是佛。

阿弥陀佛!
佛菩萨形象,一般建议供在上位,就是一开门一眼可以看到的位置。
当然,实际情况可以按您实际摆设来灵活变通,佛法圆融,都是可以的。
净空法师学佛问答里面就屡次开示:
问:居住条件不太好,没有专门放经本的房间,只好放在卧室,请问行吗?
答:行。佛法是从内心的真实恭敬,不在乎形式,形式一定要与自己生活条件相应。如果只
有一间屋,卧房、客厅都在一起,佛像就供在那里,这是如法的。如果房间很多,应该用一
个房间做佛堂,这是恭敬心,所以佛法是非常活泼的。【讲座编号:
21-90-65
话说回来,
哪里是上方?坐在这个座位,
每一个门,人进来的时候你第一个看到,
这个位置
就是大位、
就是上位。因为房子的建筑方位不同,
所以不拘哪个方向,
我们供佛一定供在上
位,不要去搞东南西北,这就对了。
《华严经》
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都是向南方,
南巡参访,
这个
「南」
绝对不是东南西北的南。
如果说只有南方有善知识,
而北方、
东方、
西方都没有善知识吗?为什麼善知识偏偏都到南
方去?「南」是表法,代表光明,在五行里面南方是火,火是代表光明,光明代表智慧。善
知识是有智慧的人,他住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叫「南方」,善知识是有福报的人,他住
的地方也叫「福城」,所以福城、南方不是指一个方向、一个地区,我们要懂得佛法这个意
思。
我们只要虔诚恭敬供养佛菩萨、礼敬佛菩萨,就能消灾免难,这个道理要懂。

客厅 阳台都行的 一般除不能面对北方 其他自愿就行了
自己就能开光加持
开光是念诵经文把神、佛的法身请来进入这个像里受众生供养,才是真正的开
光不然都是空壳,除神、佛像以外,其他物品都是加持,不叫开光。
佩戴的神、佛像,图片等等,自己念诵佛号----阿弥陀佛 意念请佛加持一下
就行了
烧香一般要看香谱的而不是其他 24香谱很准 48香谱、72香谱的都是后人编写
的不准!一般都是三根为一柱可以以3为基数6、9根就是2柱!3柱!更多
可以用瓶装水 不用打开 可以放半年一换就行 红茶、绿茶都行 !!这样干净
神佛都可以受用的!!就像水果不用打皮的!!西瓜、桔子都是这样一样供养
一样可以受用到的!!一般水果都行 梨不行
香灰不能随意扔掉的!要破财的!弄个大的容器留着,如果多了可以找个干净
隐蔽的地方埋了最好!先要和佛说一声,后念诵佛号 或观音心咒同时埋香灰

如果设置佛坛,应该选择客厅的正位,也就是主人所坐位置的方向,佛像背后不可临窗,应当面对门窗,阳光充足,使人进门便可一目了然。佛坛是家庭的中心,要能产生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至于地理师所定的方位可以作为参考,但也不必拘泥、迷信。...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菩萨
菩萨是“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而言,若由其求菩提(觉智)之观点视之,亦可称为菩萨;而特别指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则称为:摩诃萨埵(梵maha^-sattva,摩诃,意即大)、摩诃萨、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摩诃菩提质帝萨埵等,以与二乘区别。此外,由于菩萨是佛位的继承人,因此也称之为“法王子”,这个语词的音译为“究摩罗浮多”,意译又称为“童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