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共分5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我们的方块字,我们每日每时都在读它写它,几千年来它
似乎早巳尘满面鬓如霜,而作者都如同魔术师,轻轻拂去它的风尘,让它
,还有它的组合,再度闪射出神奇的光芒。在这里,我们可以惊喜地看到
,文字、文学与文化是怎样地被她融为一体。
第二部分是我们民族的艺术和习俗,从饮茶到酿酒,从精致的藏画和
美丽的瓷器……
第三部分由作者陪伴我们去看星看月,去游历华夏山水,从美丽的西
子湖畔到苍茫的西北戈壁,由于她的引领,山水风景唤醒了我们的感觉,
在诗经的句中的初识,在东坡的文章里相遇的感觉。
第四部分,我们从风景走向人物,汉很近,唐很近,竹林七贤仿佛不
过就在几尺以外的地方饮酒。在这里,人物林林总总,职业地位,迥然不
同,既有可以相与出尘的名士大儒,也有只是居家过日子的柴米夫妻。
第五部分,我们走进市井阡陌之间的酸甜苦辣和诗情画意。
作者简介
本书目录
序一:我有一个梦/张晓风
序二:一座灵动的国学讲坛/徐学
第一辑 汉字妙悟
地泉(一)
地泉(二)
地篇
初心
释古诗三首
诗课
精致的聊天
河飞记
山海经的悲愿
林中杂想
秋声赋
青楼集
坡丘的联想
如果作者是花
第二辑 雅俗中国
错误
前身
被忧伤的眼神凝视过的丝茧
酿酒的理由
一抹绿
我想走进那则笑话里去
细细的潮音
清明上河图
云鞋
秋千上的女子
色识
不胜不负的菊花
杜鹃之笺注
自作主张的水仙花
梧桐
炎凉
缘豆儿
第一篇诗
青蚨
万物伙伴
烧窑的用破碗
玉想
第三辑 华夏风景
猎户在天
月,阙也
第一个月盈之夜
等待春天的八十一道笔画
美丽的计时单
六桥
西湖十景
丝路,一匹挂红
城门啊,请为我开启
请不要对我说欢迎
你我间的心情,哪能那么容易说得清道得明
戈壁行脚
常常,我想起那座山
第四辑 为古人描容
仓颉
最后的麒麟
替古人担忧
卓文君和她的一文铜钱
梅妃
唐代最幼小的女诗人
不朽的失眠
血沥骨
人环
扛负一句叮咛的人(节选)
许士林的独白
三生石上
倒好嬉子
四个身处婚姻危机的女人
第五辑 看古人扮戏
西厢记
窦娥冤
救风尘
汉宫秋
梧桐雨
拜月亭
琵琶记
赵氏孤儿
陈州粜米
墙头马上
桃花女
张生煮海
蓝采和
灰阑记
牡丹亭
王宝钏
桃花扇
精彩书摘
地 泉(一)
有一种东西,我们称之为“诗”。
有人以为诗在题诗的壁上、扇上、搜纳奇句的古锦囊里,或一部毛诗
、一卷杜子美里。其实,不是的,诗是地泉,掘地数寻,它便翻涌而出,
只要一截长如思绪的汲绠,便可汲出一挑挑一担担透明的诗。
相传佛陀初生,下地即走,而每走一步即地涌金莲,至于我们常人的
步履,当然什么也引不起。在我们立脚之地,如果掘下去,便是万斛地泉
。能一步步踩在隐藏的泉脉之上,比地涌金莲还令人惊颤。
读一切的书,我都忍不住去挖一下,每每在许多最质朴的句子里,蕴
结着一股股地泉。古书向来被看作是丧气难读的,其实,古书却是步步地
泉,令人忍不住吓一跳,却又欣喜不已的。
虎皮讲座
名臣言行录外集里这样记载:张横渠在京中,坐虎皮说易经,忽一日
和二程谈易,深获于心,第二天便撤去虎皮,令诸生师事二程。
不知为什么,理学家总被常人看作是乏味的一群,但至少,我一想到
张横渠,只觉诗意弥弥。
我喜欢那少年好剑,足斥弛豪纵的关中少年,忽有一天,他发现了比
剑还强,比军事还强的东西,那是理。
他坐在一张斑斓的虎皮上,以虎虎的目光,讲生气虎虎的易经。
多么迷人多么漂亮的虎皮讲座,因为那样一个人,因为那样一张讲座
,连易经素黯的扉页都辉亮起来。庖牺氏的八卦从天玄地黄雷霆雨电中浮
出,阴爻阳爻从风火云泽中涌现,我一想起来就觉得那样的易经讲座必然
是诗??雄性的诗。
更动人的是他后来一把推开虎皮椅的决然;那时候,他目光烂烂,是
岩下的青电,他推掉了一片虎皮的斑彩,但他已将自己化为一只翦风的巨
虎,他更谦逊,更低卑,更接近真理,他炳炳娘娘,是儒门的虎。
那个故事真的是诗??虽然书上都说那是理学家的事迹。
那一千七百二十九只鹤
清朝人赵之谦曾梦见自己进入一片鹤山,在梦中,他仰视满天鹤翅,
而且非常清楚地记得有一千七百二十九只,正在这一刹那间,他醒了。
忽然,他急急地打开书箧,把所有的藏书和自己的作品一一列好,编
列了一套“仰视一千七百二十九只鹤斋丛书”。
如果把这样的梦境叙述给弗洛伊德听,他会怎么说?
一千七百二十九只鹤,在梦里,在鹤山之上的蓝天!
忽然,他了解,鹤是能飞的书。
而书,他明白了,书是能隐的鹤。
当他梦见鹤,他梦见的是激越的白翅凌空,是直冲云霄的智慧聚舞。
每一只在鸟是一篇素书。
曾经,他的书只是连篇累牍沉重的宋版或什么版,但梦醒时,满室皆
鹤,他才发现每一个人自有他的鹤山供鹤展翅,自有他的寒塘能渡鹤影,
知识在一梦之余已化生为智慧。
那真是多么像诗的一个梦啊!
照 田 蚕
照田蚕的故事,使我读起来想哭,记载的人是范成大,范成大的诗我
有时喜欢有时也不怎么佩服,倒是他援笔直书的记载真的让我想哭。
“村落则以秃帚、若麻秸、竹枝,燃火炬,缚长竿之杪,以照田,烂
然遍野,以祈丝谷。”
怎样的夜,怎样的火炬,怎样的属于农业民族的一首祈祷诗!
腊月里,田是冷的,他们给他火!
半夜里,田是黑的,他们给他亮!
烂然照遍田野的,与其说是火炬,不如说是一双双灼然烨然期待的眼
睛。
田地!当我们烛照你,我们也烛照了自己的心田,心是田,田是心,
我们是彼此命脉之所系!
给我们丝,给我们谷??而我们,则给你从头到脚的每一寸力量每一
分爱……
给我们丝,给我们谷,当火光温柔地舔着你,冷冷的腊月,残酷的空
间都因这一舌火光而有情起来……
给我们丝,给我们谷,你这腊月冬残时一无所有,却又生机无限无所
不有的田地。
给我们银子似的丝,给我们金子似的谷,我们的土地必须光灿夺目?
?像一阙梦一样夺目,像一注祷词一样丰富。
给我们丝,给我们谷……
读着,读着,我会蓦然一惊,仿佛在宋朝的田埂上走着,在火炬的红
光中喃喃自祷的人竟是我自己。
尔 雅
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
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
记不得上一次读尔雅是什么时候了,好像是大三那年,那时候修“训
诂学”,大多数同学其实也只需要看笔记,我大概还算认真一点的,居然
去买了一部尔雅来圈点。
圈尔雅真是累人的,尔雅根本是一部字典。好在很薄,我胡乱把它看
完了。
许多年过去,忽然有一天我心血来潮地又买了一本《尔雅音图》来看
,不是为学分,不是为一份年轻气盛的好强,仅仅出于一种说不出的眷恋
。那一年,走进大三的教室,面对黑板做学生??而今,走进大三教室,
背负着黑板做老师。时光飞逝,而尔雅仍是二千年前的尔雅。
一翻目录,已先自惊动了,一口气十九个释,我从前怎么就没看出这
种美来,那时的天地是怎样有情,看得出那时代的人自负而快乐,天地山
川,日月星辰,草木虫鱼,乃至最不可捉摸的音乐,最现实的牛棚马厩以
及最复杂的亲属关系,以及全中国的语言文字,都无一不可了解,因此也
就无一不可释义。读尔雅,只觉世界是如此简单壮丽,如此明白晓畅,如
此婴儿似的清清楚楚一览无遗。仿佛那时代的人早晨一起床,世界便熟悉
地向他走拢来,世界对他而言是一张每个答案都知道的考卷,他想不出有
什么不心安的事。
“……鲁有大野……楚有云梦……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东
方有比目鱼,不比不行……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
“前足皆白的马叫骥,后足皆白的叫狗,……硅大尺二寸谓之蚧,壁
大六寸谓之宣…
总之,他们知道前脚或后脚白的马,他们知道所佩的玉怎么区分,他
们甚至知道遥远的楚国有一片神秘的大沼泽,而最遥远的边区是神话??
介于有与无之间,介于知与不可知之间??比曰鱼在东方游着,比翼鸟在
南方飞着……汉民族在其问成长着。
读尔雅,原来也是可以读得人眼热的!
一 人 泉
明一统志:一人泉在钟山高峰绝顶,仅容一勺,挹之不绝,实山之胜
处也。
福建通志:在福建龙溪县东鹤鸣山,其泉仅供一人之吸,故名。
“一人泉”在南京和福建都有。
也许正像马鞍山、九曲桥,或者桃花溪、李家庄,是在大江南北什么
地方都可能有的地名。
记得明信片上的罗马城,满街都是喷泉,他们硬是把横流的水扭成反
弹向天的水晶柱,西方文明就有那么喧嚣光耀,不由人不目夺神移。
但在静夜我查书查到“一人泉”的时候,却觉得心上有一块什么小塞
子很温柔地揭开了??不是满城喷泉。而是在某个绝高的峰顶上,一注小
小的泉,像一颗心,只能容纳一个朝圣者,但每一次脉搏,涌出的是大地
的血髓,千年万世,把一涓一滴的泉给了水勺。
脉脉涌动,挹之不绝,一注东方的泉。在钟山,在福建龙溪县的东鹤
鸣山,以及在我心的绝峰上。
《名家推荐书目》
1.胡适开列的《中学国故丛书》目录胡适(1891~1962),早年留学美国,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62年病逝于台湾。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尝试集》等。
1920年,胡适开列了《中学国故丛书》目录,列举古籍31种,以备中学生阅读。
《诗经》
《战国策》
《论语》
《庄子》
《荀子》
《楚辞》
《淮南子》
《论衡》
《左传》
《老子》
《墨子》
《孟子》
《韩非子》
《元曲选》
《史记》
《汉书》《明曲选》
杜甫
白居易
陶渊明
李白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陆游
辛弃疾
关汉卿
欧阳修
朱熹
杨万里
马致远
2.胡适开列的《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1923年胡适应清华学校学生之请,开有《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收录图书约190种,后来根据它修订精简成《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
书目答问/张之洞
九种《纪事本末》
老子/老子
墨子闲诂/孙诒让
元曲选一百种/臧懋循
缀白裘/玩花主人
西游记/吴承恩
淮南鸿烈集解/刘安
中国人名大辞典
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
四书韩非子/韩非
周礼
佛遗教经/迦叶摩腾、竺法兰等译阿弥陀经
宋元学案/黄宗羲
王临川集/王安石
王文成公全书/王守仁
章实斋年谱/胡适
新学伪经考/康有为
诗集传
左传/左丘明
乐府诗集/郭茂倩
宋诗钞/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编论衡/王充
法华经/鸠摩罗什译
坛经/惠能
明儒学案/黄宗羲
朱子年谱/王懋竑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
崔东壁遗书/崔述
文选/萧统
全唐诗/彭定求等
宋六十家词/毛晋
宋元戏曲考/王国维
水浒传/施耐庵
儒林外史/吴敬梓
红楼梦/曹雪芹
荀子集注
3.梁启超开列的《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年轻时从师康有为,师徒力主变法维新,时称"康梁"。梁启超"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晚年讲学于清华学校等,曾任北平图书馆馆长。长于史学,颇多建树。著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等。
1923年梁启超应《清华周刊》记者之约,拟就《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约160种。后来他又为"校课既繁、所治专门"的青年学生精简此书目,开列出《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四书
书经(即尚书)
礼记/戴圣
老子/老子
易经
诗经
庄子/庄子
韩非子/韩非
史记/司马迁
后汉书/范晔
荀子/荀子
战国策
左传/左丘明
墨子/墨子
汉书/班固
三国志/陈寿
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
宋元明史纪事本末
楚辞
李太白全集/李白
韩昌黎集/韩愈
白香山集/白居易
文选/萧统
杜工部集/杜甫
柳河东集/柳宗元
4."有志研究中国史的青年可备闲览书"顾颉刚(1893~1980),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也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建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校任校。编著有《古史辨》、《尚书通检》等。
1925年顾颉刚开列了一个包含有14种书的"有志研究中国史的青年可备闲览书"的目录。
山海经
世说新语/刘义庆
大唐西域记/(唐)玄奘
宋元戏曲史/王国维(1877~1927)马可•波罗游记/(意大利)马可•波罗徐霞客游记/徐宏祖(1587~1641)西秦旅行记
梁武石室画像
洛阳伽蓝记/(北魏)杨炫之
唐人说荟
元秘史(即蒙古秘史)
陶庵梦忆/(清)张岱(1597~约1679)桃花扇/(清)孔尚任
南洋旅行记
5.鲁迅开列的学习中国文学的书目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文学家。1902年留学日本,初学医,后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后一直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先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校。作品以《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著名。
1930年,鲁迅为许世瑛开列了学习中国文学的书目,列书12种。
唐诗纪事/(宋)计有功(生卒年不详)唐才子传/(元)辛文房(生卒年不详)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丁福保(1874~1952)历代名人年谱/(清)汪镇
少室山房笔丛/胡应麟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阮元
世说新语/刘义庆
唐摭言/(五代)王定保
抱朴子外篇/葛洪
论衡/(东汉)王充
今世说/(清)王晫(1636~?)
6.十部中国国文源头书书目
汪辟疆(1887~1966),中国现代文学史家、目录学家。著有《目录学研究》等。
汪辟疆在1942年为中央大学国文系学生开列了一个包含10种图书的"最切要"的"源头书",并间或予以评注,颇多精要。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
毛诗正义/(唐)孔颖达
礼记正义/(唐)孔颖达
荀子/荀子
庄子/庄子
汉书/班固
资治通鉴/司马光
楚辞
文选/萧统
杜诗
7.经典常谈
朱自清,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9月重印。
朱自清(1898~1948),文学家、学者。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到清华大学任教。1931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洲大陆。回国后执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校。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文艺论集《诗言志辨》等。
本书初版于1940年代,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国重要典籍,以求能启发读者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其中辞赋、诗、文三篇因作品繁多,只叙其源流。
说文解字
周易
尚书
诗经
三礼
春秋三传(国语附)
四书
战国策
史记汉书
诸子
辞赋
8."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1978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设立"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请钱穆作了系列讲座。在讲演中钱穆指出有7部书是"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
论语
孟子/孟子
老子/老子
庄子/庄子
六祖坛经/惠能
近思录/朱熹,吕祖谦辑
传习录/王守仁
9.清华大学学生应读书目(人文部分)张岂之,徐葆耕主编。清华大学教务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编印,1997年9月。
本书参考清华大学校内外专家的意见,提出供清华大学本科生试用的80种书目,其中含中国文化、外国文化、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四类,每类20种。
论语
墨子/墨子
孙子兵法/孙子
孟子/孟子
老子/老子
庄子/庄子
荀子/荀子
易传•系辞
史记选/司马迁著;王伯祥选编或来新夏选编论衡/(东汉)王充
不真空论/僧肇
物不迁论/(东晋)僧肇
神灭论/范稹
坛经/惠能
张载集/张载
四书集注/朱熹
传习录/王守仁
明夷待访录/黄宗羲
读通鉴论/王夫之
严复集/严复
仁学/谭嗣同
孙中山选集/孙中山
诗经选/余冠英选注
楚辞选/马茂元选注
魏晋南北朝诗卷/丁夏选注
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
唐诗三百首/孙洙
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
宋诗三百首/金性尧选
唐宋词选释/俞平伯
唐宋词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
三国演义/罗贯中
水浒传/施耐庵
红楼梦/曹雪芹
鲁迅选集/鲁迅
女神/郭沫若
子夜/茅盾
家/巴金
骆驼祥子/老舍
围城/钱钟书
曹禺选集/曹禺
青春之歌/杨沫
红岩/罗广斌,杨益言
艾青诗选/艾青
理想国/柏拉图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
忏悔录/圣•奥古斯丁
思想录/帕斯卡
新工具/培根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社会契约论/卢梭
伦理学/斯宾诺莎
西方哲学史/罗素
科学史/(英国)丹皮尔
哲学史讲演录•导言/(德国)黑格尔西方的没落/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悲剧的诞生/弗里德里希•尼采精神分析引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德国)李凯尔特人论/(德国)卡西尔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中国科学思想史/(英国)李约瑟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美国)丹尼尔•贝尔从混沌到有序/普里戈金
伊利亚特/(古希腊)荷马
奥德修记/(古希腊)荷马
神曲/(意大利)但丁
堂吉诃德/(西班牙)塞万提斯哈姆莱特/(英国)莎士比亚
浮士德/(德国)歌德
简•爱/(英国)夏洛蒂•勃朗特红与黑/(法国)司汤达
悲惨世界/(法国)雨果
高老头/(法国)巴尔扎克
汤姆大伯的小屋/(美国)斯托夫人安娜•卡列尼娜/(俄国)托尔斯泰玩偶之家/(挪威)易卜生
母亲/(俄苏)高尔基
卡夫卡短篇小说选/(奥地利)卡夫卡泰戈尔诗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雪国/(日本)川端康成
老人与海/(美国)海明威著;董衡巽译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10.北京大学学生应读选读书目
本目是1998年为北大百年校庆而作。包括推荐应读书目30种,推荐选读书目30种。这个书目由北京大学校内外50多位著名教授推荐,他们是:
丁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丰子义(北京大学教授)
王太庆(北京大学教授)
王永兴(北京大学教授)
王守常(北京大学教授)
王岳川(北京大学教授)
王思斌(北京大学教授)
方立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邓广铭(北京大学教授)
厉以宁(北京大学教授)
石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叶朗(北京大学教授)
乐黛云(北京大学教授)
朱伯昆(北京大学教授)
朱德生(北京大学教授)
任继愈(北京图书馆馆长)
刘梦溪(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汤一介(北京大学教授)
孙小礼(北京大学教授)
阴法鲁(北京大学教授)
李学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家浩(北京大学教授)
李慎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辛(北京大学教授)
吴良镛(清华大学教授)
何九盈(北京大学教授)
何兹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芳川(北京大学教授)
余敦康(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张世英(北京大学教授)
张岱年(北京大学教授)
陈启伟(北京大学教授)
林庚(北京大学教授)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
金克木(北京大学教授)
周一良(北京大学教授)
周民强(北京大学教授)
周辅成(北京大学教授)
庞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宝煦(北京大学教授)
赵家祥(北京大学教授)
赵敦华(北京大学教授)
侯仁之(北京大学教授)
费振纲(北京大学教授)
袁行霈(北京大学教授)
钱理群(北京大学教授)
唐有祺(北京大学教授)
黄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楠森(北京大学教授)
宿白(北京大学教授)
谢冕(北京大学教授)
楼宇烈(北京大学教授)
裘锡圭(北京大学教授)
戴逸(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1)应读书目:
周易
诗经
老子/老子
论语
孙子兵法/孙子
孟子/孟子
庄子/庄子
史记/司马迁
坛经/惠能
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
唐诗三百首/孙洙
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笺注
红楼梦/曹雪芹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
鲁迅选集/鲁迅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涂又光译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
理想国/柏拉图著;吴献书译
神曲/但丁著;王维克著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著;曹未风译思想录/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卢梭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康德著,何兆武译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著;傅雷译科学史/丹皮尔著,李衍译
共产党宣言/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著,张仲实译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
(2)选读书目:
礼记/戴圣
荀子/荀子
左传/左丘明
韩非子/韩非
论衡/王充
三国志/陈寿
世说新语/刘义庆
文心雕龙/刘勰
李太白集/李白
资治通鉴/司马光
明夷待访录/黄宗羲
儒林外史/吴敬梓
人间词话/王国维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
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
国史大纲/钱穆
圣经
国富论/亚当•斯密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物种起源/达尔文
城堡/卡夫卡
飞鸟集/泰戈尔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
西方哲学史/罗素
历史研究/汤因比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哲学笔记/列
摘自《名著的选择》
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经典中的经典
可上“优酷网”搜视频讲座,很多的,也可上“劝学网”文字形式的
客观分析: 只要看自己如何成功后具有的感染力如何说服! 不然,自被潜移默化洗脑多年了也皆有可能滴。。。
易经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杰出的人物虽然都是读经典,但是不是一定读三字经,弟子规,就不一定了。毛泽东不一定读过三字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毛泽东一定读了易经,诸葛亮是不是读过弟子规,肯定没读过,因为当时还没有弟子规,但是诸葛亮一定读...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的“经”是指经典的著作。儒家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为《五经》。如同前文所说,“经”是后来为了尊称这些书,而加上的称呼,原来《五经》只称为《易》、《诗》、《书》、《礼》、《春秋》。有人认为《易经》流行于周朝故称《周易》,亦有人依据《史记》的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然而在几种较早期的文献,例如《论语》、《庄子》、《左传》却只称《易经》为《易》,“周易”之名最早见于《周礼》;然而《周礼》的年代,学者还有争议。所以,就文献而言,“周”应该是后来加上去。若以《周礼》的系统来看,《三易》的名称皆无朝代名,所以《周易》的“周”解释为“周普”和其它两种占筮书,比较能够相应。然而夏代是否有《连山》、商代是否有《归藏》也都还是问题。两书很可能也是“古史积累说”所言的现象。所以比较肯定的是,《易经》或《周易》原来只称为《易》。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教授
教授(英文名:Professor),多指在大学或社区学院中执教的资深教师与研究员,但教授与研究员是有区别的。教授有教课的任务,而研究员则没有。教授为大学教师职称的最高级别。
易经
《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