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曰:“象”指的是《象传》,属于《易传》(孔子作的对易经解释说明的十篇文章,称为《十翼》)中的一部。《象传》是专门对卦象、爻象解释的文章。简单的说,“象”就是指卦爻象。 九三是指位于三位上的阳爻。每一卦都有六爻,爻数从下往上数,第一...
先天八卦: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后天八卦: 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兄弟啊,您的问题提得非常好!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为什么这样呢?我告诉你:阿拉伯数字也不是随随便便发明出来的,能发明,又被世人沿用至今,必然有他的服人之处。你以为只能在中国出圣人吗?那释迦摩尼佛可是出在印度的。阿拉伯不见得就...
《易经》之阴阳两仪,三寸三身,四梢四象,五行五脏, 六合,七星,八卦,九宫,天干为十,地支十二。
《易》学中的数字奇偶是“阳奇阴偶”: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并且特以九、六为阴阳的代表,凡阳爻皆称为九,凡阴爻皆称为六。
“九五”一词来源于《易经》。现在流传下来的《易经》版本据说为周文王所演,因此也称为《周易》。《周易》六十四卦的首卦为乾卦,乾者象征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从下向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九五是乾卦中最好的爻,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成为了帝王之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5313737相。这里的“九”本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判别数字阴阳属性的符号。后来人们把“九”和“五”作为具体的数字来运用,窃以为一来是为了契合代表帝王的“九五”之爻;再者,“九”和“五”两个数字在建筑上的使用也是非常符合美学原则的。
《易经》中,第1卦为乾卦,第2卦为坤卦,这2卦是其他62卦的总领卦,64卦也称复卦,就是由任意2个单经卦(3爻卦)组成的卦(6爻卦),爻分阴、阳两种,代表了世界上的对立互根的两个方面。乾卦是由6个阳爻组成的,也叫纯阳卦,坤卦为6个阴爻组成的,叫纯阴卦。6-7-8-9为卦中四象的表示数(6为老阴7为少阳8为少阴9为老阳),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卦中阳用最大的老阳数9表示,阴用成数中最小的6表示,所以乾卦的6个阳爻从下而上分别为初九、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来表示每个爻的位置,这个复卦是由2个单乾经卦组成,所以九二爻为下经卦的中心位置,九五爻为上经卦的中心位置,九二爻在下代表了下层的中心,九五爻代表了上层结构的中心,从整体复卦上说,下层服从上层,九五爻为整个卦的最重要的位置,所以位置也是最显赫的,把第一卦乾卦比作国家机器,九五位置当然就是皇帝的位置。
另外一个层面,乾卦本身是讲述了一条龙从下而上的发展过程,从初爻的潜龙勿用(潜伏状态),到九二的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出去做有益的活动),到九三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奋发有为、谨慎行事),到九四的或跃在渊(不断腾跃进行修炼),到九五的飞龙在天(真正翱翔于天空,掌握大权),再发展下去,上九亢龙有悔(退居二线);这个顺序上也看出九五爻是这条龙位置最显赫、权利最大的时候。
皇帝自古以来都是把自己比作易经里的这条龙的,“九五之尊”也是引用的这里乾卦里的九五爻的位置关系。
另外说明一句,乾卦这条龙的发展状态,也代表了所有事情的发展变化历程。
水1,6 火2,7 木3,8金4,9土5,10
又,还有一种百,就是五度行属性,知分出阴阳的,1是阳水道,专6是阴水属 2是阳火,7是阴火 3是阳木,8是阴木 4是阳金,9是阴金 5是阳土,10是阴土。
中庸之道,万物循环相生之道。下列为本人多年研究成果,5×12=60 黄金分割以六十为一个循环,而中国早期社会已经用六十花甲子,十二地支来预测万事万物,其理论依据是五行相生相克。生克的最终结果,就是达到一种平衡。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易经
《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