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八字算命最准的免费网站
手机版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 首页 风水命理 风水知识 易经易学,易经易学吗

易经易学,易经易学吗

来源:要算命网 作者:本站小编 时间:2020-10-09

1,易经易学吗

易经易学吗

1、易经对于有悟性的人来说,非常容易学,我当初学习易经15天就通了,可能与我从小学习中医有关系吧,自己学其实很困难, 毕竟没有人指点,很多东西你弄不太明白,再加上很多书都是拼凑出来的,看的人云里雾里的,会觉得很难 2、易经预测有很多...

2,易经和周易有什么区别

易经和周易有什么区别

《周易》,2113又称《易经》,简称《易》。5261“易”有变易(4102变、化)简易(执简驭繁)不易(相对永恒不1653变)三义,易经分两部分,一为“经”为伏羲氏和周文王,只有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和爻辞;二是“传”,原意是为易经做注释的,称为“十翼”,为孔子及其后学的合作结果,可以说,《易经》是伏羲氏,舜帝、周文王、周公及孔夫子五位圣人合作的结果。[1] 周易以高度抽象的六十四卦的形式表征普遍存在的双边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2] ,并附以卦爻辞作简要说明[3] 。《周易》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古都安阳。羑里城位于安阳市区南10公里处。传说周文王演周易,其背景是周文王与商纣王之间的斗争。因周有周密、周遍、周流等意,是建立在“乾坤一元、阴阳相倚”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古代汉族人民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百科词条: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693/5404041.htm?fr=aladdin

3,周易是易经吗??!

周易是易经吗??!

易经已经是最初版的2113,其实周易就是出自5261与易经。

其实易经4102更博大精深一点,如果你想学到更多东西,1653还是建议你看原版的易经。

如果你仅是占卜打卦的,你就好好专门研究周易就可以了。

可以说周易就是易经,但两者又有不同之处。

4,求易学高手给我简略的讲讲《易经》是讲什么的一本书

求易学高手给我简略的讲讲《易经》是讲什么的一本书

2113《周易》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世5261界遗产城市安阳市。羑里城位于4102安阳市区南165310公里处。

《周易》是中国周代的典箱,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西方文明有《圣经》,东方文明有《周易》。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头,对中国后来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医学、音乐、绘画、日常生活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仍至到影响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词语。

《周易》是一部古代经典,是关于人类思想和宇宙本质规律的学问,其原理在得到正确认识后,对未来世界的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周易》的作者周文王姬昌在商纣时期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今安阳市汤阴北),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子周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周文王,商末诸侯首领,史称西北侯,追封为周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先祖古公、父亲季历之法,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的社会风气,使其领地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与其子姬发在宝鸡蟠溪钓鱼台聘姜尚为军师,自岐山起兵率军攻伐殷商,是西周王朝的开创者。发明“文王八卦”,流传于世,《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被商王囚禁期间在狱中写了《周易》一书,在位50年。

《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周易》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由于成书很早,随着时代演变,文字含义已多不为世人所理解,《易》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

《周易》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简称《易》、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周易》经部本是筮占书,其文字部分是对相应易卦象征意义的解说和人事吉简吉凶的判定,而传部是对“易”的理解和对《周易》文辞的发挥等内容。

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如果再考虑阴阳的状态,则阴阳概念又进一步划分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四种情形,可以用“X,O,--,-,”四种符号分别代表之。六十四别卦每一卦的每个位次上都可能有四种阴阳状态,于是全部易卦系统就共有4096种不同的卦。如果将阴阳性质构成相同的各个卦放在一起,就形成了主卦卦名相同的六十四种分系统,可以称为某某卦系。《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秦汉以后的易学对此都存在错误或者说模糊的认识。

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著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按照古书记载,易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春秋时代,《周易》作为占筮书流行,不断有人对它进行解释和研究,其中包括孔子,到战国时期,便出现了《易传》七种,包括《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序卦传》、《杂卦传》合共十篇,称为“十翼”。后来《易传》被编入《易经》,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易》。

《周易》中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易卦及《周易》,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易道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

《周易》这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之所以能长存于世,正在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它独特的超前预测、超前反映的功能是目前任何科学仪器无可比拟的,可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人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感应器,它本身就有预测信息的功能,而且分工细而严密。摇卦时铜钱平放于手心,人的易场力作用于铜钱,使之按照感应易场发生运动,于是铜钱的变动就反映了相应事物的阴阳变化。

目前,我国的易学研究在原理探索上仍无重大进展,理论研究停步不前,思想混乱,实际应用容易趋向神秘主义。上述状况严重歪曲了易学的学术地位,阻碍了中华易学良性化发展的步伐,蒙蔽了易学的真正价值。

5,周易、易经、易传、易学,有什么区别?

周易、易经、易传、易学,有什么区别?

1、《周易》有广义与狭2113义之分,《周易》,与夏5261朝的《连山》易4102、商朝的《归藏》易并称“三易”,后来1653只留存了《周易》,现在,广义《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

2、《易经》,一般指六十四卦经文部分,包括卦画、64卦卦辞与386爻爻辞。

3、《易传》,解释《易经》最原始的文章,是从哲学角度解读《周易》的开山之作,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共10篇,分别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汉代起,又被称为“十翼”,意为《易经》续上翅膀,传承不息。

4、易学,就是《周易》的经传及后世历朝历代研究《易》的学说,包括《易经》、《易传》及后世对《易》的研究成果与著述。

上述回答参考于《周易导读》,作者王炳中,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6,易学和易经哪个好,哪个全

易学和易经哪个好,哪个全

《周易》或《易》被人们称为2113《易经5261》,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经典。

易学是研究4102《易经》的学术1653,目前已经发展为一类庞大的学科群。

要学习《易经》应该从阅读、读懂经典开始,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即学习易学中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的人的理论成果,让自己站到前人的肩膀上去,再去创造自己的研究成果。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周易

《周易》亦称《易经》,简称《易》。《易经》是一部上古哲学著作,原用于卜筮,后人多学习其哲学思想。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两种元素的对立统一去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中国文化的很多思想,比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亢龙有悔、履霜坚冰都出自这部著作,现代科学很多理论也符合《周易》的世界观。认为周易是一本迷信书是片面的,对待之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标签:
姓名:
公历:
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