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经》是属于一个千古文化之谜,研究《易经》分成两个流派,一个是学者,倡导善易者不占;另一类是占卜者,利用人类对神妙文化的敬仰为人指点迷津、化解灾祸。两者都对《易经》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从《易经》的产生过程看,它来源于古代对...
科学2113?何为科学?就西方的逻辑而言5261,能看的到,摸4102得到,感觉的到的都是科学,1653或者说可以计量,统计的都算科学。易经学,是中国传统哲人对世界的认识总结。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程度,仅仅是人对空气的认识,浅显的很。
易经,是西周文王开始的,经过几千年,若干代伟大的哲人完善的。
所谓的西方科学,对于其的应用也是预测的结果。比如说行星的运行轨迹,我们测定后,预测它能继续沿这个轨道运行。这不是预测吗?科学对于人类的作用也是预测性的,否则,科学也没有了实际意义。易经中,大量预测性的东西,是人类对自然界认知的总结。
世间本无科学和伪科学,说的人多了,也便有了伪和不伪的区别。
我们应该树立对权威定义的质疑精神!这是人类得以进步的源泉。一概的尽信权威,无疑是对真理的践踏!
易经其中一部分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是先人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年代久远,其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需要辩证的去对待。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其是我国自然科学和社...
易经2113作为群经之首,博大精深,5261包罗万象,其大无内,其小无外,科学巨著4102,百科全书,历经几千1653年中国许许多多杰出人才理论思考和实践推演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与产业化应用。从古至今,人类历史上没有一部著作可以由此产生这么多研究并应用的书籍。我们完全可以骄傲的说,易经的伟大天下无敌!易经的科学成果傲视天下。
你可以在全世界找到一部著作绵延数千年历史像易经一样历朝历代有那么多的学者研究和创作如此汗牛充栋的书籍吗?绝对没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源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儒释道文化无不是以易经理论为根,甚至易经也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中国古文明人类文明进步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今天我们365行都在应用易经的伟大科研成果。文化断层百姓日用而不知也。言归正传,易经有哪些科学依据?
这里略说几点,抛砖引玉,以供大家探讨。其一,现有考古证据证明,距今7500年左右,中国已有天干地支的汉文字,说明人类天文学人文科学顶尖学术发现成就已运用于天干地支命名并且完全有可能有数学的演算,才会有农历阴历时间概念,易经发明才有可能逐步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以及实践应用体系。没有文字语言发明怎么会有易经发明?至少不成科学体系。请问你的母语中国文字不科学吗?农历阴历不科学吗?
其二,太极图八卦图是易经演绎天地万物严密逻辑推理主干,中国五千年前的玉石上面就有了,虽然是古人天地观察的结果,运用了高深的数学逻辑推理,八卦成画,大道至简,没有不科学至今不能够科学推翻,秘密在于古人发现了矛盾对立统一哲学科学定律阴阳学说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本源,生命的本源。今天的考古都发现四五千年前的中国冶炼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有些铸造今天还很难做出来。中国古代科学水平有多高?你无法想象。大道至简大道就是古人科学的概念。
周易起名,多是根据易书上的字句和八卦的推演,寻找合适的字,要说有多少科学依据,就有点笑话了。请问,起名字有多少科学依据?没有,名字可以随便起,你喜欢就可以,与科学不搭边。而周易起名,无非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找出较有内涵的、较为...
在回答这个2113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明确,究竟5261什么是科学。4102这里,不妨先看两个假设1653。
其一,假设科学被定义为近几百年来,甚至是近百年来源于西方,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出自《辞海》),那么,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易学根本就不是“科学”。因为易学的起源与发展要比西方现代科学早得多,所以,如果拿西方传入中国的科学概念来定义科学的话,那么易学它的确不能被定义为科学。并且,两者不仅起源时间不一样、萌发地点不一样,而且发展路径、思维方式都迥然不同,差之千里。
其二,假设科学被定义为经过实践检验,人类认识宇宙万物规律的观点与方法,那么我的看法是,易学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迄今为止超出一般认识水平的尖端科学,是科学中的科学。它独有的宇宙观与方法论在指导人类认识创新上,具有超出想象的作用。
所以说,在我们讨论某一项事物是不是科学的时候,首先我们要先明确可续的概念是什么,只有先明确了一个统一的科学概念的标准,这样再来判断事物是不是科学才有意义。
我想,这个说法会有很多朋友并不同意,正可谓“道之不存久矣”!学院派注重义理考据,江湖派看中的是相术占卜,不管是哪一种,不管是高深艰涩,还是神秘难测,都不是“易”真正的面目,更不是“易”的价值所在。
另外,社会上也有很多人都认为“易经”是迷信学术。在这里,我想说的是:这种说法是对博大精深的“易文化”最大的误解。且不说很多国人都存在这样误解,我们先看看外国人怎么利用《易经》的,
德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茨借助易经八卦发现了与二进制的联系,后来发名了二进制;
丹麦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玻尔借助易经太极图发现了波粒二象性原理。同时呢,《易经》也被列入国学经典“四书五经”里。说到这里,这个疑惑,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说完这些之后,你会发现,之所以大家会对易经有很强烈的疑惑和质疑,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大家对它的不了解,因为不了解、不深究,所会产生质疑。所以在这里我再次希望大家能够通过白话易经这个课程走进易经,了解易经,多学习易经,这样才能感受到我们这个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易经
《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