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无阿弥陀佛 问:“学佛人搬新居,佛堂转移可以不可以?如果可以,应该怎么做?”净空法师答:可以的。我们供佛跟供神不一样。为什么?神有贪瞋痴,你得罪...
供奉韦陀菩萨是好事,非常殊胜。 供养的地方:在家里的干净清洁的地方供菩萨是最如法的。 供养的方法,《华严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法供养中,如说修行供养第一。详情见下: 长篇东北大鼓书六祖惠能 高春艳居士主讲 (第十集) 2006/3 北...
1、佛菩萨像一般不要和其2113它神像混在一起供,5261仁者供一4102观音像也就足可以了,观音菩萨1653大慈大悲,求什么都可以,再供别的多余。
2、佛前供灯,是提醒自己时时觉悟智慧光明。能供、一直供,则功德无量。尽力而为也可以。 点灯是象征照亮我们的心,不必那么刻板,人长时间离开就可以关电,一般寺庙佛堂也不是老开着,是可以断的。、
3、初一,十五都要吃斋,天天吃更好。
吃斋要明白意义,不明白怕是坚持不了的,吃斋是为了减少杀生,少吃肉类,和众生少结怨,免做杀业。少病、健康、长寿。
吃斋一般讲是不吃荤腥,腥即是一切动物肉,最好不吃。荤是草字头,是植物。五荤是葱、韭、蒜、洋葱、荞头(小蒜)。生吃易上火,熟吃易产生激素。但作为调料吃一点,没关系的。
4、能常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阿弥陀佛。则功德无量。
凡遇难众生,只需诵念其名号观世音菩萨,菩萨就能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故称观世音,略称观音。修持方法简单易行,只需呼叫、念诵观音菩萨的名号,即可遂愿。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5、供桌对着餐桌、厕所等不洁之处时,如实在无法避开,就用一块黄绸布盖上,礼拜的时候再揭开。
6、天天上香。
最好每天上一遍,在中午十二点之前上,通常上三柱香,每日一香也可以。给佛上香是对恩师的怀念与敬仰,
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香炉中间,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
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上完香后,应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
简单说,三支,代表佛法僧三宝,又代表戒定慧三学。
7、供养佛、菩萨方法很多,通常用鲜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条件不具备,仅供一杯清水(表清净平等)也行。但
是,绝对不用酒肉来供养佛菩萨。通常用“香、花、灯、涂、果、乐”六供养,其中之一均可。
8、上香礼佛时应当心地清净,果能一尘不染,获福无边。若要许愿,当放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念头,发利益社
会、利益众生之大心愿,则功德无量。佛经上讲“礼佛一拜,灭罪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
在家里供奉观音菩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摆放位置:如果家里有空房,可以单设为佛堂专门供奉观音菩萨。如果条件不具备,则应该在客厅等主位供奉。禁止放在...
无论供那一尊佛菩萨,都要记住,供养佛像是报恩,是向佛菩萨学习。供养佛像不必多也不必杂,一尊就好。 这一尊佛就要观想作无量无边无数诸佛,这一尊...
净
1 有同学来问我,家里供的佛像4102、菩萨像,摆的位置,有人来跟他讲,1653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对,到底怎么办?这是魔来扰乱。他让你起分别,让你起执着,让你起烦恼,所以决定不能听。
2 佛像供在家里面要供在什么地方?如果你家里面的房子很多,应当要空出一间做佛堂,供养佛;如果房间不多,就供在客厅,都行。客厅供在上方,这个上下怎么区别?坐在这个位子,每一个人进到这个房子,他第一眼看到,这个方向就是上方。
3 供佛像有两个重要的意义,这一定要懂得,第一个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恭敬心,这一点很重要!恭敬心是性德的表现,课诵本里面诸位常念到“一切恭敬”,佛菩萨对人、对事、对物都是至诚恭敬!我们对人对事对物是不是至诚恭敬?
4 对一切人事物至诚恭敬,这个人就是佛、就是菩萨。这个人我喜欢他,我对他恭敬一点;那个人是我的冤家对头,我就恨透他,这是凡夫。
5 佛菩萨是一切恭敬,决定是平等清净,没有高下,没有分别。所以我们供佛像,因为我们对佛恭敬,对佛恭敬立刻就想到:我对一切众生要恭敬,对一切万物要恭敬。
6 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所以,你要把每一个众生都当作佛一样地恭敬,这是供养佛像的第一个意义,这叫真供养。这个供佛像,决定是大吉大利!
7 供佛像的第二个意思是报恩。佛是我们第一个老师,我们今天能够得到佛法殊胜的利益,我们不要忘了根本的老师。所以我们供佛,不是把他当神看待,而是把他当作老师看待。我一看到佛像,我要觉悟,我要向佛学习!
8 佛像摆在那里,提醒我觉而不迷,它的意思在这里。其次,看到这个佛像,晓得我自己也是佛。我不胡思乱想了,我就是佛;我胡思乱想,我就是凡夫。所以成佛、成凡夫,就在自己一念之间!
问:他说:「佛堂供在卧室,晚上睡觉时用布帘拉上,是否如法?」
净空法师答:如法。在现代大都市里面,这种情形愈来愈多。我们的居住空间愈来愈小,有很多确确实实是不得已,把佛堂供在自己的卧房。在卧房里面,最好能做一个小佛龛。我们不是在做课诵的时候把佛龛的门关上,课诵的时候门打开。没有佛龛,你用一个布做一个帘子拉上,也一样,这都很好,都是我们一点的敬意。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菩萨
菩萨是“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而言,若由其求菩提(觉智)之观点视之,亦可称为菩萨;而特别指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则称为:摩诃萨埵(梵maha^-sattva,摩诃,意即大)、摩诃萨、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摩诃菩提质帝萨埵等,以与二乘区别。此外,由于菩萨是佛位的继承人,因此也称之为“法王子”,这个语词的音译为“究摩罗浮多”,意译又称为“童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