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电子罗盘也叫数字罗盘,是利用地磁场来定北极的一种方法,其实就是电子指南针,现在电子罗盘一般用磁阻传感器和磁通门加工而成。 虽然GPS在导航、定位、测速、定向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信号常被地形、地物遮挡,导致精度大大降低,甚至...

罗盘的威2113力是以先天之气化后天无形之煞5261,其有三大最好的4102特性:化煞、镇宅、招财。
(1)堪测1653风水:喜爱风水的朋友,随身带一个即可化煞防身助运,必要时也可为自己及亲朋好友看看风水。
(2)镇宅:阳宅中阴气太重,有人见鬼,小孩无故大喊,或屋宅犯空亡卦线坐向的等,皆可将罗盘(双数)放在屋内的四角或对角上,不论任何方位,针头指向南极的零位上,平放在墙角,即可达到兴旺避邪的目的。
罗盘镇宅法:可以将罗盘一个放在神龛下方,或者神像的后方,或者摆放神像茶几的下层,可以起到大大地增强神灵加持力,镇室安宅之功效。
罗盘镇煞法:将罗盘直接挂在家宅、办公室、商业埸所、犯阴煞方或通道门口、房间内,光线明亮处,家宅平安,趋吉避凶。
(3)招财:将罗盘的针尖指向北极,平放在八宅理气的生气、延年、天医,伏位四个吉位上安放,便可收到威猛的招财效果。
(4)化煞:若宅门或单位门窗正对天斩煞,尖角、庙宇、坟场、电柱等,都是不吉之形煞。会影响屋内人运衰退,这样可将罗盘挂在门上或窗前正面朝出,正对形煞,但须南位向上,即可达到化煞的目的。若随身携带,则只需放入公文包,手袋或汽车上,也可达到化煞护身的作用。 罗盘化煞法︰将罗盘直接挂在煞方或门口,趋吉避凶,全家平安。
有许多室外形煞是可以用罗盘来化解的,比如:尖角冲射、街道直冲、斜坡直冲、反弓煞、门路直冲。还有门正对电线杆、烟囱、怪树、怪石、单位大门等。凡是遇到形煞冲射,均会引起家人的不安,重则病、伤、残,很多风水师用凸、凹镜、八卦镜、盾牌、乌龟背来化煞,虽然收到一定效果,但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如果用化煞罗盘化煞,效果较好。

磁罗盘可以测出确定地点的磁方位。磁偏角、磁倾角、磁异常等。找矿、风水地勘比较常用。

[编辑本段2113]指南针的发展史5261指南针也叫罗盘针,4102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利用1653磁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器。因此,介绍司南必须从磁石说起。
磁石通常称为“吸铁石”,它把许多铁屑紧紧吸在一起,就象一个慈祥的母亲吸引自己的孩子,所以人们称它为“慈石”。
磁石吸铁是因为每块磁石两头都有不同的磁极,一头叫正极,另一头叫负极。人类居住的地球也是一块天然大磁铁,地球的南北两头也有不同的磁极,地球的北极是负磁极,地球南极为正磁极。根据同性磁极相排斥,异性磁极相吸引的原理,拿一根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无论站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它的正极总是指北,负极总是指南。
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但是,战国时期的司南是什么样子无法考证。《中国历史》课本插图──“司南”,是根据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品“汉代司南模型”绘制的。这个模型是后人根据史书记载以及地下出土的汉代地盘实物制成的。地盘是青铜做成的,内圆外方,中心圆面磨得非常光滑,以保证勺体指示方向的准确性。中心圆外围依次布列八卦、天干、地支和二十八宿,共计二十四个方位。地盘中心的小勺是用整块的天然磁铁磨成的,磁铁的正极磨成司南的长柄,勺头底部是半球面,非常光滑。使用时先把地盘放平,再把司南放在地盘中间,用手拨动勺柄,使它转动,等到司南停下来,勺柄所指方向就是南方。这种勺形司南直到八世纪时仍在应用。
到了宋代,劳动人民掌握了制造人工磁体的技术,又制造了指南鱼。指南鱼是把薄钢片剪成鱼形,长二寸,宽五分,鱼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使鱼象船一样能浮在水面上。然后加热并沿子午线方向淬火使之被地磁场磁化(详见上指南鱼部分)。这种人工传磁方法制成的指南鱼比使用司南方便多了,只要有一碗水,把指南鱼放在水面上就能辨别方向了。经过长期的改进,人们又把钢针在天然磁体上摩擦,钢针也有了磁性。这种经过人工传磁的钢针可以说是正式的指南针了。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提到他对指南针的用法做过四种试验,即水浮法、缕悬法、指甲法和碗唇法。“水浮法”是把指南针放在有水的碗里,使它浮在水面上,指示方向。“缕悬法”就是在磁针中部涂上一些蜡,上面粘一根丝线,把丝线悬在木架上,针下安放一个标有方位的圆盘,静止时钢针就指示南北。“指甲法”就是把钢针放在手指甲面上,轻轻转动,由于手指甲的光滑,磁针就和司南一样也能发生指南作用。“碗唇法”是把磁针放在光滑的碗边上,转动磁什,便和指甲法一样发生指南作用。沈括经过精密的观察实验,还发现磁针指示的方向并不是正南正北,而是微偏西北和东南,这种发现在科学上叫磁偏角。 为什么叫指南针最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子》一书中,就记载了现在称为指南针的原型——司南,“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并在东汉王充《论衡》中便记述了司南的具体形制,“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且,指南针不但最早为中国发明,并随后演变成罗盘并应用于航海事业上。北宋朱彧所著《坪洲可谈》一书中,最早记载了航海中使用指南针的情况,“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观指南针”。其后,南宋福建路市舶司(当时管理对外贸易的政府机关)提举赵汝适在所著《诸蕃志》中提到,“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胜似系焉”。
就在这一时期(北宋末南宋初,约为1180年左右),中国的指南针(或者说罗盘)通过阿拉伯商人传入欧洲。此后,罗盘在世界航海事业上被广泛应用,因此才有15世纪-16世纪欧洲人的世界地理大发现。这一切,按照中国官方的历史教科书来看,由于这一渊源关系,欧洲人的指南针亦是应来“指南”。
后来查了一下大英百科全书和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指南针词条,才发现事情远非“指南”一说这么简单。
在大英百科全书中,有两个不同的词条来解释:
第一个词条为“direction determinants”,即方向指定仪器,解释如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有磁指南和机械指南两种,磁指南发明于公元前3世纪,称为‘司南’……机械指南仪器为指南车,约在3世纪发明……”
第二个词条为“compass”,译为“罗盘”,即通常意义上用于航海的指南针。解释如下:“航海或勘测时在地球上使用的基本测向仪器,……最老、最常用的罗盘为磁罗盘,……12世纪,显然中国和欧洲的航海家都各自发现,一块天然磁石,一种自然界存在的磁性矿石,漂在水中木棒上时总是指向北极星方向……”
两个词条其实是对指南针作了区分。一种是在陆地上、较简单的指南仪器,源于中国司南(也应该仅仅使用于出产在中国的指南针),另一种是用于航海和勘测上、较专业的指北仪器,欧洲和中国同时出现,无先后之分。
分歧就这么出来了,对比这两个词条,发现大英百科全书似乎把“中国是最早发明指南针”这一说法完全给推倒了,因为在欧洲历史上,罗盘才是真正的“指南针”,并在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争霸海权和开拓殖民地等近现代历史的决定性事件中,与火炮和航海术一样扮演了功不可没的角色。对“中国古老的指南针”不但否定,而且用了两个不同的词条加以区分。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也有指南针和罗盘(磁罗盘)两个词条,但不论是对指南针的解释,还是对罗盘的解释,都最终追溯了到战国的“司南”,这两种不同的指向仪器是同源关系,而没有像欧洲观念中区分的如此泾渭分明。
因此,康熙的说法和佩雷菲特对其的嘲笑便有了答案——显然,康熙认同指南针和罗盘同出一源,用来指南,而作者佩雷菲特则按西方人的观念,认为指南针显然应该是罗盘;佩雷菲特则认为,罗盘是欧洲人自己发明的,与中国的“司南”没有必然联系,罗盘用来指北,而中国的司南则用来指南。这似乎是一种不同文化背景上的误解。当然,罗盘和“司南”到底什么关系,现在还是各有各的说法。
此外,佩雷菲特对康熙固执地认为指南针用来指南作了解释。他认为,康熙之所以认为指南针用来指南,是因为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南是四个方位中最尊贵的方位,皇帝的御座、宫殿、陵墓,寺庙,甚至紫禁城,一切尊贵的建筑物都朝向南方。他继续写道,“虽然皇帝是来自北方的满人,他的论据却是始料不及的:‘在北方,一切活动在凋萎,在衰亡。吸引磁针的力量怎么可能来自北方呢?’……‘力量、精气和繁荣都在南方’”。
听佩雷菲特一说,似乎也不无道理。但,中国史书上对司南的记述确实为“其柢指南”,并没有因为后来“南”变成了一种皇帝尊贵的象征才改的方向。这位曾先后六次访问中国的法兰西学院院士,用这种说法来解释康熙认为指南针指南是合理的这一固执的想法,到底算是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还是误解呢?
到现在来说,中国人认为指南针指南,欧洲人认为指南针指北,皆合理。因为现在的指南针为棱形,指针两头均衡,并非如“司南”只有一个杓柄,指南指北之争,似乎徒费口舌。

罗盘由三大部分组成,分2113别是天池、内盘和5261外盘。每一个部分都有4102不同的功能和用途。天池也叫1653"海底",就是指南针。罗盘的天池由顶针、磁针、海底线、圆柱形外盒、玻璃盖组成,固定在内盘中央。圆盒底面印中央有一个尖头的顶针,磁针的底面中央有一凹孔,磁针置放在顶针上。指南针有箭头的那端所指的方位是南,另一端指向北方。天池的底面上绘有一条红线,称为"海底线",在北端两侧有两个红点,使用时要使磁针的指北端与海底线重合。内盘就是紧邻指南针外面那个可以转动的圆盘。内盘面上印有许多同心的圆圈,一个圈就叫一层。各层划分为不同的等份,有的层格子多,有的层格子少,最少的只分成8格,格子最多的一层有384格。每个格子上印有不同的字符。外盘为正方形,是内盘的托盘,在四边外侧中点各有一小孔,穿入红线成为天心十道,用于读取内盘盘面上的内容。天心十道要求相互垂直,刚买的新罗盘使用前都要对外盘进行校准才能使用。

国际上通用2113的罗盘,系指旧有的指南针。一般用于航海5261、野外考察、沙漠旅行等4102等1653。 中国的罗盘分两种,一类是用于上述用途的罗盘,主要起到指南针确定方向的作用。一类是风水罗盘,用于测定建筑物、坟冢、庙宇和于民生活有关的神龛、祭祀地等等。其根据方向仅仅是因素之一,还必须依据天时、地理环境、物体的朝向、山川走向、当地风俗人情和禁忌等,都要在罗盘的阴阳、时辰、吉凶和水木金火土中综合测定出来,以确定“风水宝地”。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罗盘
罗盘是理气宗的操作工具,主要由位于盘中央的磁针和一系列同心圆圈组成,每一个圆圈都代表着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大系统中某一个层次信息的理解。风水罗盘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又名风水罗经,最早用于航海、后应用于风水地理等。风水师认为罗盘是理气宗的操作工具,主要由位于盘中央的磁针和一系列同心圆圈组成,每一个圆圈都代表着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大系统中某一个层次信息的理解。西洋介绍罗盘的书最早见于13世纪初,比《萍洲可谈》等书的记载要晚100年。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水浮针和磁针偏角。而哥伦布在第一次横渡大西洋时才发现磁针的偏角,比沈括的记载要晚400多年。近代各国舰船上通用的是液体磁罗经,这是航海技术上的重要创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