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简介
打开“疑案追声中文版”这款悬疑解谜类单机游戏,你会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游戏英文名为“Unheard”,由NEXT Studios与哔哩哔哩联手制作,标志着国产游戏在创新玩法上的突破。玩家将在这里扮演一位杰出的侦探,凭借声波寻找线索。游戏中的配音演员均为知名配音艺人,光听他们的声音就令人心潮澎湃。
与通常的解谜游戏不同的是,疑案追声主要依赖声音作为互动的核心元素,一切线索均通过脚步声、敲门声、道具声和对话声展现。每个声音的大小和来源都会随角色的移动而变化,甚至包含了东北话、粤语和上海话等丰富的方言,令人耳目一新。尽管游戏画面在视觉上显得一般,整体较为昏暗,但是当你沉浸于真实的环境声音时,那种感觉仿佛让你置身于真实的案件现场。
1、致敬本格推理:在“疑案追声”中,所有线索都完全透明。没有封闭的房间或隐秘元素,玩家所知与角色所知保持绝对一致。一切信息都在你面前,等待着你去发掘。
2、致敬浸入式戏剧: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故事线,错综复杂的交织共同构成了一桩桩悬案。你可以专注于某个角色,也可以灵活地游走于多个故事线。想要真正理解整个事件的发展,你需要不断地重启时间轴,反复聆听,直到眼前的谜团渐渐明晰。
3、致敬广播剧:“疑案追声”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互动式广播剧,将其叙事与游戏探索相结合,实现了一种崭新的非线性广播剧体验。你将亲历每个瞬间,感受故事的脉动。
经过“声探”测试的你,只需佩戴耳机,便能“听到过去的声音”。以此能力回到案发现场,窥探每段对话,锁定幕后黑手,最终揭开神秘悬案。但这些声音究竟从何而来?它们的真实性又如何验证?在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案件下,是否还潜藏着更大的秘密……
你将体验到一次独特的探案之旅。在回溯的声音中寻找真相,通过创新技术,你能回到案发时刻,聆听所有相关人员的对话。眼前的一切将以声音的形式重现,你不再是操控角色的玩家,而是倾听者,跟踪者,猜测者。你的任务就是揭示案件的真相,建立每个角色之间的关系。
通过开放式的叙事结构,自由探索故事与线索。在这里你将深入案发之地,而每一个角色都有可能是凶手。每一秒钟都可能隐藏关键线索,玩家需要认真聆听,解密多条交错的支线。你将成为自己故事的剪辑师,难以预见的故事发展将随之展现。
游戏共有四个结局,每个结局都有令人费解的地方,这正是这款游戏耐人寻味之处。接下来带你深入探讨一下“幻想前夜”中的各种结局和疑点,快来看看其中的奥妙吧。
【剧透警告】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 假设真相只有一个,即没有平行世界的结局。
2. 我们需要确认的前提是平板电脑中的案件由女性角色向你展现,不能作为你身份真相的证据。
3. 仅有确凿的真相是女性角色确实是石医生(烟灰缸结局)。
以这两条前提来分析结局,不得不指出68结局的逻辑矛盾,因为先后顺序相反。这显然是看了平板中的案件后,再将68的事情代入自己。但你凭什么认定自己是68?没有证据支持啊,只有石医生和她让你吃药的片段可以说明。
侦探结局的BUG在于,如果你是侦探,为什么还要见石医生?声探系统本身为这个结局提供了佐证,但经过比较,主角是精神病人的可能性更大。而根据证据显示的话,你未必就是68,医生的目的又是否是利用病人来培养声探能力者呢?
第一章:双胞胎 人物见下图:
1. 藏毒的人是李仲文。
(作为第一章,这里是一个教程内容,非常简单,无需多过解释)
第二章:空画框 人物对应见下图:
1. 最早偷走真画的是麦克; 2. 最后拿到真画的是保安。
(这一章的剧情充满悬疑,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劲,最终的转折亦非常出人意料)
第三章:乌鸦 人物对应见下图:
1. 带进炸弹的是瘸子; 2. 引爆炸弹的是耗子; 3. “乌鸦”则是白德培。
(通过仔细的聆听,你会一步步拼凑出整个案件的真相)
第四章:剧院 人物对应见下图:
1. 小雪之死的主谋是莎莎; 2. 幽灵短信的发送者是眼镜; 3. 完成复仇的是彭导。
(同样的场景,然而不同角色却相互交错,悬念丛生)
最终章:精神病院 人物对应见下图:
1. 精神病角色包括导演、画家、富二代、小雪和小偷; 2. 老鬼则是老顾。
(剧情深入,人物关系逐渐交错,所有答案在聆听中揭晓)
尾声
到最后你真的知道自己是谁吗? 选择吃药意味着你将忘记一切,回到故事开端;而选择烟灰缸,则象征着你将与最终章的剧情一样打晕石医生逃走。 作为侦探,找回自我是终究的归宿,成功走出房间。 其他选择则可能导致测试失败,被蒙住眼睛。 愿大家在“疑案追声”的旅途中玩的开心尽兴,体验这份音响盛宴吧!